超过两成食品将出自冷库


所谓“冷链物流”,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、贮藏、运输、销售,最后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,以保证食品质量,减少食品损耗。

由于流通过程中腐损率高,每年我国在运输过程中腐烂的果蔬超过1.42亿吨,经济损失超过了1000亿元。刚刚发布的《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》(简称《规划》),有望解决这一难题。

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指出,由于我国冷链物流产业落后,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数以千亿计,《规划》的出台,有望带动2000亿的社会投资来发展冷链物流产业,并对保证食品安全、提高食品质量意义重大。

20%果蔬、30%肉类、36%水产品5年后过冷库
 
“从海南生产基地装车运到广州批发市场,如果一切顺利,一吨叶子菜的损耗不会超过10%;如果遇到炎热天气,或者交通受阻,损耗会更大。”在广州和海南间从事蔬菜贸易的叶先生告诉记者。而从海南运到武汉、郑州、北京等更远的城市,损耗率就会大幅上升。

“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,果蔬、肉类、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%-30%、12%、15%,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。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透露。 张晓强表示,目前,我国蔬菜类已经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%,肉类15%,水产品是23%。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,农产品进入冷链流通在95%以上。

去年我国发布的《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》明确提出,要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、加工、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,到2015年,我国将初步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,使果蔬、肉类、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%、30%、36%以上,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%、8%、10%以下。

这次《规划》的重点之一,是提高冷链的基础设施建设。据了解,目前我国冷藏库的能力为880万吨,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;冷藏车保有量约4万辆,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.3%。通过《规划》实施,五年时间将增加1000万吨的冷藏库的能力,冷藏车保有量也将倍增。

巨大需求将带动2000亿社会投资

我国生鲜品年总产量约7亿吨;冷冻食品年产量超过2500万吨,总产值超过520亿元;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食品冷冻、冷藏企业约2万家,就业人员250万人。截至目前,我国共拥有2500多家规模以上的肉类食品厂,年产肉6000万吨,且产量以5%的速度在逐年递增;规模以上的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,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,并每年以20%的幅度逐年递增;规模以上的冷饮企业4000余家,年产量超过150多万吨,且每年以7%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;规模以上的乳品企业1500余家,年产量800万吨,且每年以30%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;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,且每年以4%的速度逐年递增。

上述数据,足以证明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。越来越多的食品、农产品企业开始关注冷链物流,冷链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而一些原本不以冷链为主营业务的企业、外资也纷纷掉转船头,转战冷链市场。

更多关于冷链物流的行业知识,尽请继续关注蓝格冷藏库管理软件网站为您更新的最新资讯,不断为您提供专业的冷链管理,冷藏运输相关知识。

傲蓝冷库管理软件系统
留言标题:
留言内容:
微信号:
联系电话:
联系QQ:
电子邮件:
手机验证码:
Alternate Text
 
提交
 
上班时间,您还可以点击屏幕右侧浮动联系QQ或拨打电话咨询。

您已成功提交留言

我们会尽快查看并第一时间回复您!谢谢!

[关闭]